岭南股份及下属子集团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科研创新为公司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进行专利常态化管理,在生态环境、水环境治理、文化科技等领域展开研究,持续加强对研发及创新的投入。多年来,公司收获了不少科研相关荣誉,包括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最佳科技文旅装备奖等。
截至2024年底,公司体系拥有1个科学研究院,5个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岭南股份及子公司体系共拥有:
64
项高新技术产品
510
项授权专利
岭南股份积极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包括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余家单位。
在平台建设方面,牵头和参与发起成立生态园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10多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其中,2013年由公司牵头,联合棕榈股份、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35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园林企业成立生态园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岭南股份当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
2019年3月,岭南股份与其他科研伙伴共同参与的“广东省特色植物资源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东省园林绿化生态营建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
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广东园林学会科技服务站
生态园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东莞理工学院—岭南股份水生态修复联合实验室
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实践基地
园林植物联合开发实验室
截至2024年底,岭南股份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下 科研项目共70余项。部分项目如下:
序号 | 级别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
1 | 国家级 | 国家星火计划(面上项目) | 水生植物产业化技术推广与应用 |
2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 | 企会协作创新计划 | |
3 | 广东省 | 省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平台 | 华南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站建设 |
4 | 省农业攻关项目 | 园林彩叶植物引种驯化与快繁技术研究 | |
5 | 省级产学研项目 | 广东生态园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示范建设 | |
6 | 现代农业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 乔状野生杜鹃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 |
7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 南疆地区种植精准滴灌系统构建与推广应用 | |
8 | 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 | 设施园艺作物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
9 | 市级 | 东莞市产学研合作项目 | 朱顶红产业化生产示范及推广应用研究 |
10 | 东莞市院士工作站项目 | 城镇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 |
11 | 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重点项目 | 生活污水尾水水质生态提升技术研究 | |
12 | 区级 | 东城区科技创新项目 | 多效树木滴注液产业化研究 |
13 | 联盟项目 | 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设科研计划项目 | 木棉新品系规模化扩繁技术研究与示范 |
13 | 生态园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设科研课题 | 东莞生态园湿地恢复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评价 |
岭南股份重点攻关的《人工湿地营建与植物群落建植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包括人工湿地系统构建、湿地适生植物种植与配置、多功能吸附性微生态浮岛等创新成果,拥有10余项核心专利,相关技术已成功运用到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东莞生态园等项目中。
在土壤修复方向,岭南股份通过自主研发,在盐碱地治理、土壤修复、矿山修复、流域底泥治理与修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形成了以土壤修复为核心,固废处理和废水治理为辅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拥有核心专利10余项,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依托院士工作站,岭南股份在水污染修复治理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水生植物净化、定向微生物修复、水质保护及地表径流回收利用、黑臭水体底泥削减等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在茫溪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一期)补水暨生态湿地项目、蔚县壶流河水生态治理、乳山潮汐湖等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岭南股份在建设各地生态环境中,始终贯彻“节约型园林”和“生态型园林”的理念,综合利用特色乡土植物应用与配置模式、植被恢复与重建、水肥高效管理、雨水收集利用、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型病虫害防治等低碳绿化养护技术,打造原生态园林景观精品,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